第一百一十三章 谢三公子-《过河卒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到了这个阶段,向内求是分饼,其实就是分地盘,谁能多吃多占,比的就是谁的关系硬,后台稳,打打杀杀已经被逐渐淘汰,人情世故才是根本。

    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,增量和存量。

    很多巨贾豪商,其实都是大家族旁支出身,主家大宗都是身居高位,手握大权,他们才能富甲一方,两者相辅相成走起来的,不存在例外。

    道门就像高悬当空的太阳,太阳底下难有阴凉,只有云底下才有。

    头上没有云,就没有中间地带的灰,就要被太阳晒死。

    紫光社头顶上只有一片云,那就是张家。

    清平会头顶上也只有一片云,那就是姚家。

    同理,这些挑事的江湖势力头顶上也会有一片云,而且不是秦家和李家,多半是江南的地头蛇。

    江南很大,一度是儒门的大本营所在,不是只有一个张家和一个苏家,各路世家势力多如牛毛,秦家和李家的势力范围一直在北边,在江南经营不多。

    比如这个谢三公子。

    谢家是典型的儒门世家,而且是顶尖世家,谢家在儒门的地位类似三大家族在道门的地位。不过在道儒之争的时候,谢家顽抗到了最后。后来道佛之争的时候,谢家又参与了暗算东皇的大报恩寺之变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玄圣不喜欢谢家,东皇更是对谢家厌恶至极,明确表态要让谢家人做不成大祭酒,连续两代领袖的直接打压,这才给了程家乘势而起的机会。

    随着道门内战,这些儒门之人也不安分起来。

    小殷进一步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,难怪天师要求招安为主,而不是直接镇压,这些儒门世家扎根江南何止千年,树大根深,盘根错节,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连根拔起是十分不现实的,所以要安抚为主,不求他们帮忙,只求不拖后腿。

    等到道门解决了主要矛盾,再回头慢慢算账也不迟。

    今天闹得欢,明天拉清单,都要清算。

    小殷如此想着,耳朵也听着谢三公子的有关事迹,或是智斗戏耍道门恶道士,或是略施小计惩罚道门恶道士,听着是挺爽的,就是不知真假。

    小殷倒是不否认道门的确存在败类,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可这个谢三公子的事迹明显有通稿嫌疑,无非是用道门道士当丑角来反衬谢三公子这个主角,邀买名声,想要干什么?

    小殷在玉京住了这么久,什么人没见过?
    第(2/3)页